從行政院「公害陳情網路系統」https://ww3.epa.gov.tw/gis/CaseHomeGis.aspx
定點搜尋可以發現,噪音公害佔非常大的比例。
隔音問題是大樓式住宅常見的爭議,尤其是夜間安靜的時候特別容易聽到。由於聲音共振原理,任何牆面、柱體、樓板結構、甚至空氣等都是媒介,加上共同管道間是空心的,就會形成音箱效應,當某一戶製造的音量過大,除了直接影響到左右鄰居之外,也會將聲音傳到同一棟其他住戶家中,使聽到的人總以為是樓上或左、右鄰居所產生錯覺迷向,因此常有噪音對象的誤會!
樓地板進化過程:
1.加厚樓地板
921地震以前,一般樓板絕大多數都是採用12公分的RC結構,樓上跑動樓下就會聽得很清楚。921之後的新建築,樓地板大部分以15公分為標準,有些厚達18公分以上不等,對降低震動、噪音效果提升不少。
2.中空樓地板
就是在樓板鋼筋結構中加入可吸音的保麗龍球,再灌澆混凝土,相較於RC樓板更輕、厚度更厚(22.5-30公分),可以降低樓板低重擊聲。
※不過如果中空樓地板沒有佈滿整個樓面,仍然無法做到完全阻隔,且中空樓板施工成本高,目前使用的還是少數;其次是施工不當可能造成漏水及抓漏困難等問題。
3.隔音地坪
單純中空樓地板已經不能滿足隔音要求,要符合最新建築技術規則的隔音標準,通常會利用緩衝材料將表面材與地板結構體隔開,緩衝材料包含隔音墊、隔音毯、橡膠墊等,能夠有效減少住戶產生的噪音,阻斷聲波的傳遞。
※要特別注意的是,常見的隔音墊為橡膠材質,需要先鋪上防水材,避免水泥砂漿滲入導致橡膠隔音墊脆化!
原計畫在2019年7月1日實施上路,但鑑於施工者對於施作細節未全盤了解,不利政策推動,且由於相關人員準備不足等問題,為避免衍生日後消費糾紛,造成政策阻礙,因此原本延後至2020年7月1日實施。
這1年期間,已通過試驗之材料達180種以上,為協助業界順利施工,降低施工界面疑慮,積極辦理技術交流推廣活動,並率先從公部門優先示範。
又因考量到預售屋消費者權益及協助材料業者儘速申請認可,確保多元化選擇,後續訂定相關行政措施,並邀集地方政府開會,以加強政策宣導,營建署決定將此法令再延後實施,2021年1月1日正式上路。
★建築技術規則 第 46-6 條
分戶樓板之衝擊音隔音構造,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。但陽臺或各層樓板下方無設置居室者,不在此限:
一、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15公分以上或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造樓板最大厚度在19 公分以上,其上鋪設表面材(含緩衝材)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:
(一)橡膠緩衝材(厚度0.8公分以上,動態剛性50百萬牛頓/立方公尺以下),其上再鋪設混凝土造地板(厚度5公分以上,以鋼筋或鋼絲網補強),地板表面材得不受限。
(二)橡膠緩衝材(厚度0.8公分以上,動態剛性50百萬牛頓/立方公尺以下),其上再鋪設水泥砂漿及地磚厚度合計在6公分以上。
(三)橡膠緩衝材(厚度0.5公分以上,動態剛性55百萬牛頓/立方公尺以下),其上再鋪設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1.2公分以上。
(四)玻璃棉緩衝材(密度96-120公斤/立方公尺)厚度0.8公分以上,其上再鋪設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1.2公分以上。
(五)架高地板其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2公分以上者,架高角材或基座與樓板間須鋪設橡膠緩衝材(厚度0.5公分以上)或玻璃棉緩衝材(厚度0.8公分以上),架高空隙以密度在60公斤/立方公尺以上、厚度在5公分以上之玻璃棉、岩棉或陶瓷棉填充。
(六)玻璃棉緩衝材(密度96-120公斤/立方公尺)或岩棉緩衝材(密度100-150公斤/立方公尺)厚度2.5公分以上 ,其上再鋪設混凝土造地板(厚度5公分以上,以鋼筋或鋼絲網補強),地板表面材得不受限。
(七)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之表面材(含緩衝材),其樓板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指標△Lw 在17分貝以上,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之高性能綠建材(隔音性)。
二、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12公分以上或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造樓板最大厚度在16公分以上,其上鋪設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之表面材(含緩衝材),其樓板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指標△Lw 在20分貝以上,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之高性能綠建材(隔音性)。
三、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樓板衝擊音指標 Ln,w 在58分貝以下之隔音性能。
緩衝材其上如澆置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時,表面應有防護措施。地板表面材與分戶牆間應置入軟質填縫材或緩衝材,厚度在0.8公分以上。
總結:再好的隔音材質,都比不上自我約束,集合式住宅最需要的是鄰居之間能相互體諒才能擁有好的居住品質!歡迎大家底下留言討論,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35線上賞屋頻道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