驗收注意事項:
1階段付款驗收
驗收不能只有完工後才進行,因為裝修的各項工程是接力或者同步進行,避免一個項目的缺失影響到接下來的施作,例如泥作、水電、木作等,都是在裝潢初期優先處理的工程,如果沒有提早發現缺失,後續要打掉重來就非常麻煩!
通常設計師承攬整個工程(統籌角色),現場還會配置一位監工,負責管理各廠商進場時間和施作順序等,監工和設計師協助屋主進行階段性驗收,透過拍照留存的方式將驗收紀錄提供給屋主,但是最好的方式、也最避免爭議的做法則是屋主親自驗收!
再者,因為階段驗收關係到階段性付款,通常整個裝潢工程會分3-5期付款,舉例:「簽約、泥作、木作、油漆、完工驗收」,除了簽約金,每次付款前都應該進行驗收,通過後才付款,就能減少糾紛。
2完工驗收確實通過才付款:
簽訂合約時就必須注意付款分期,通常都會註明“完工驗收後支付總工程款10%”(10% - 20%都有),這個驗收要確認是驗收「通過」,是屋主確認通過為認定標準,且驗收通過即刻起開始計算保固期限。補充:保固時間和條件依各設計師而不同,簽合約時就要注意,且保固項目通常只限自然使用狀況下損毀的零件,不包含人為破壞的部分
此外,有些案子在合約中還會限制完工日期,驗收同時也注意是否有逾期違約!
3 責任釐清:
設計師通常會在施工前紀錄屋況,確認哪些是原本存在的瑕疵,避免糾紛,屋主可以跟設計師討論此瑕疵是否透過裝修改善,或是無法改善的本質問題!
例如油漆裂痕,如果裂痕關係到灌漿時的接縫,那麼即使重新粉刷,未來有可能在同一處產生一道痕跡,像這種狀況設計師會在施工前紀錄並告知!
相反的,裝潢合約也應該註明當施作錯誤而重新施作時,衍生的費用例如拆除工錢、材料費等,應該由工班、監工/設計師自行吸收,不應再由屋主負擔額外費用!
4 驗收時確實紀錄:
完工驗收時最好將需驗收的項目列出表單(可以直接拿估價單來對照,估價單中有記錄品項、材料、品牌、數量、尺寸等訊息),將有需要修補的地方做記錄或拍照作為修繕依據,確認修繕完成之後,也要簽立驗收保障雙方!
妥善保存所有合約文件、每施工階段拍攝的照片,作為日後若有爭議時的憑據!
常見驗收項目:
1插座
裝潢前先把需要插座的位置和數量規劃好,避免日後一堆延長線擱在地上,設計師會依照需求和水電師討論,確認可執行性。驗收時注意這些插座位置正不正確,並實際確認電源供應!
2木作和系統櫃
木作通常應用在天花板,也有人使用在櫃體或牆面部分,驗收時主要注意是否平整、對稱,以及造型和設計規劃是否一致。特別要注意消防灑水頭不能被包覆,才不會影響居住安全!
系統櫃同樣要檢查板材有無破損,開合有無傾斜和異音、五金和鉸鏈有沒有鬆脫、太緊或鏽蝕等!
3地板
木地板要注意地面是否平整、切角收邊完整性和密合度、表面是否有水痕或脫漆;如果是地磚或磁磚除了平整還要留意溝縫的填補處理;
即使地板不在施作項目中,驗收時也要注意既有的木地板或磁磚有無嚴重刮痕或破損,就可以知道裝潢施工時有沒有做好防護措施!
另外,踢腳板如果在施工階段必須先拆除的話,也要注意最後是否有確實黏合!
4油漆
油漆驗收要看顏色是否一致、均勻、不能有明顯刷痕,並用手觸摸檢查有無顆粒、起泡突起和皺痕;在窗框五金、踢腳板、櫃體、等地方有沒有油漆未清洗乾淨,如果有都要即時反應!
如果是貼壁紙一樣要檢查平整度,壁紙拼合處不能有縫隙、如有特殊圖樣也要對應正確位置!
5清潔工程
裝潢估價單最後一項通常會有清潔項目:細清和垃圾清運。施工過程產生的粉塵泥灰木屑和噴漆等等,會交由專業的清潔人員做整理,只要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都是清潔範圍,細微到門縫、抽屜內側及下方滑軌等,依據不同的部位和建材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清潔劑!
補充:如果是「粗清」,只包含清理廢棄物、地面和牆面清潔、清除粉塵木屑泥等大面積項目!
6其他
建商驗屋會包含排水測試,裝潢施工後可以再檢查一次,確認施工人員有無傾倒東西進入排水孔導致堵塞!
施工項目若包含冷氣和熱水器,驗屋時也要打開使用確認!
施工時暫時拆除的門板,有沒有正確裝回去,要做開合測試!
總結:
為保障自身權益,不要在還沒驗收完成前就付款,簽訂合約時要注意內容,包含付款條件、保固選項、相關罰則等!
偶爾可以到現場了解施工狀況,觀察工班的工作態度和監工的管理能力;
驗收要仔細不必趕時間,但不是叫你吹毛求疵!主觀感受不屬於驗收的缺失項目,因為材料挑選和風格都是施工前必須做的確認,要跟設計師多溝通,擔心的話可以加購3D模擬避免認知落差!
留言列表